2025年4月29日,浙江工商大学附属云水幼儿园的教室里飘出阵阵糖香与欢声笑语。九三学社浙江工商大学委员会一支社主委、食品学院教师宋达峰受邀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糖葫芦小课堂,通过趣味讲解与动手实践,让孩子们在甜蜜体验中学习传统美食文化、营养知识和食品安全理念。
糖葫芦里的大学问:从历史到科学--活动伊始,宋达峰以卡通动画短片引入主题,向孩子们生动讲述了糖葫芦的千年历史:糖葫芦最早是南宋御医为贵妃调制的药膳,后来演变成北方冬日的街头美食。他结合图片展示不同地域的糖葫芦形态,从山楂到草莓、葡萄的现代创新,启发孩子们思考食物与文化的关系。在科普环节,宋达峰用红果果穿糖衣的比喻讲解糖葫芦的营养成分:山楂富含维生素C和果胶,帮助消化;糖衣虽然甜蜜,但过量食用会蛀牙。他还通过细菌小照片,示范制作前洗手消毒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懂得食品安全从指尖开始。
小手串出大智慧:沉浸式食育实践--理论讲解后,孩子们戴上迷你食品帽,在老师指导下开启制作体验。宋达峰化身科学导师,带领孩子们用竹签将山楂、草莓等水果串成串,同时讲解糖浆118℃结晶原理:糖浆加热到挂旗状态时裹住水果,就像给它们穿上亮晶晶的盔甲。活动现场,糖浆沸腾的香气与孩子们的惊叹声交织,当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诞生时,中班学生乐乐高举作品欢呼:我的糖葫芦会发光! 品尝环节中,幼儿园特别设置感官小课堂,引导孩子们用看、闻、咬、听多维度观察糖葫芦。孩子们兴奋地说:咬下去咔嚓响,糖衣是脆的,山楂酸酸甜甜!
跨界教育新探索:高校资源赋能儿童成长--活动结束后,班主任李老师表示:这种'高校教授+幼儿教育'的模式,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在动手实践中播撒科学种子。九三学社浙江工商大学委员会蔡主委指出,此次活动是民主党派服务社会、推动食育进校园的创新实践,未来将持续打造行走的课堂,让更多学科知识走出大学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