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东风的“吹拂”下,统一战线领域好事连连:26位中共省(区市)党委统战部长“入常”、各地相继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配套实施细则促使《条例》落地……“统一战线迎来了新的春天!”不少统一战线成员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愈加重视:积极构建大统战格局
今年1月底,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正式公布了中共省委常委王永康担任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的决定。至此,全国31位省级统战部长中,由同级中共党委常委担任的上升至26位。而此前,这一数字在2000年是1,在2006年是15。
在我国,衡量某个领域或某项工作的权重,人事安排是项重要的判断指标。从这一角度看,越来越多统战部长“入常”,并非简单职务调整。
“这体现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统一战线作为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正在逐步获得与其战略地位相对应的有力的组织保障。”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黄天柱分析说。
在去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一年来,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党委,都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并积极探索创新、多措并举,着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扭转长期以来“统一战线不统一”、“统战工作只是统战部门的事”等模糊的认识。
2015年7月3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两个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统战部微信公众号“统战新语”曾撰文指出,领导小组的设立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工作合力。
为促进统一战线工作更加协调统一,在中共中央的率先垂范下,湖北、河南等地随即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由此,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为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关键一环。截至目前,已有28个省区市成立了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其中24个由中共省(区市)委书记担任组长。
黄天柱认为,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助于各级中共党委更能从全局高度研究统一战线工作,协调指导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也将有利于将统战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调动和整合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统战工作中。
的确如此。据记者观察,尽管各地出台的相关举措时间并不长,但在中共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当前统战工作体制机制逐渐顺畅,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中共北京市委明确,统战部协调城管、税务、工商和工青妇等有关单位,整合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资源,构建社会化统战网络。重庆则将统战工作纳入全市市管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在“党的建设”考核项目中增设“统战工作”指标,分值占15%。
愈加规范:让统战工作更有章可循
5月3日,福建省公布了《福建省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实施细则》,对福建省统战工作的开展作出系统部署和规范。
据记者观察,自去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和《条例》印发以来,多个省份已陆续出台《条例》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中共吉林省委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实施细则》《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等,意在进一步促进统战工作有章可循。
“《实施办法》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条例》的具体举措,是对《条例》的具体化,对于加强和规范各地统一战线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广西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负责人说道。
黄天柱认为,通过出台规范制度来解决“大统战工作格局”的体制机制保障问题,实则为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立了体”。
一年来,各地统战工作在《条例》和相关实施细则的指导下,已发生了一些改变。
例如《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党外干部可以担任政府部门(单位)行政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政府组成部门中应当配备2名左右党外正职。这一规定去年8月四川省制定的实施细则中得以贯彻。记者随后发现,在四川省政府今年5月17日发布的人事任免中,民建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谢商华被任命为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成为现任四川省政府机构正职中的首位党外人士。
“方案重在落实,制度重在坚持。”今年是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年”。就在这几天,山东、湖南、上海、吉林、甘肃等地分别召开调研检查动员会,实地调研检查中共中央、省(市)委关于统一战线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地方的贯彻落实情况,为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统战工作的强大合力发挥着积极作用。
愈加广泛:拓展统战工作着力点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健康成长,在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落实首都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积极贡献。”5月9日,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代表人士高级理论研修班开班,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戴均良为学员上了第一课。
自去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以来,专门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班授课这一做法已越来越常见。
事实上,一年多来,在统战领域,广受关注的不只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在新时期要加强“三类人”的工作,即作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的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
“把这‘三种人’作为统战工作新重点,体现了高层对新型人才的重视,这说明中国不仅经济在试图转型升级,统战工作也力图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也曾撰文说。
在黄天柱看来,统战对象扩容的必然性,在《条例》中已有体现。“《条例》首次明确‘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是统一战线的方针,这为整个统一战线工作‘定了调’,即在守住‘政治底线’的前提下,包容各种多样性,当然包括统战对象的多样性。”黄天柱说,将“三类人”作为新时期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和团结对象,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纳入工作范围,都是依据客观事实和统战工作发展趋势作出的正确决定。
据记者观察,一年来,统战对象的广泛化,也催生着统战工作方式的变化。除传统的教育谈心、座谈交流等方式外,湖北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北京海归协会、山东新媒体人士联谊会等相关组织也纷纷成立,为新的统战对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和渠道。
除此之外,统战部门还通过组织开展社会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统战对象服务社会、回馈社会,让统战对象直接参与到助力“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来。例如,在新疆,统战部门组织“同心·留学人员为民服务团”,赴偏远地区免费义诊并提供农林牧科技服务;在江苏,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内的统战人士,已深入参与到毕节、新疆、甘肃酒泉等贫困地区的帮扶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