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别是去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标志着统一战线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年来,统一战线事业尤其是与民主党派有关的工作,有哪些方面的新气象和新进展?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一年间系列报道,为您呈现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新气象。
去年5月18日至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同时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是中共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为全面加强统一战线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法治保障。时隔一年,我国统一战线工作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值此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本报对多位统一战线成员进行了采访。
工作环境呈现新气象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及《条例》颁布一年来,统一战线工作的环境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一派新气象。
“一年来,各级中共党委及统战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条例》精神,统战工作的意识明显增强。”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蔡达峰举例说,“比如,建立和完善了政党协商制度,规范了中共党委负责人与民主党派负责人约谈活动和结对交友工作,加大了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指导力度等,统战工作呈现出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的新趋势和新气象。”
对此,民革吉林省委会副主委郭乃硕也有同感,他说:“中共中央对统一战线工作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又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统战成员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一年来,统一战线的舆论宣传得到加强,大家对统一战线的认知进一步加深,知统战、识统战、谈统战成为常态。”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彭光华说,民主党派工作得到当地中共党委、统战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民主党派履职提供了夯实的基础。
民革天津市委会副主委王玉佩介绍,《条例》颁布后,中共天津市委成立了全市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促使全市统一战线工作更加协调统一。“全市各委办局更加重视民主党派提案、调研和知情明政工作,扭转了过去对民主党派工作不理解、不够重视的局面。对党外人士的建议案、提案都能认真办复,直到满意。”
“身处首都,我们在这一年中深切感受到了北京统战工作的深刻变化。”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刘迎举例说,《北京市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规定(试行)》的出台,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立了“总规矩”,《<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相关文件,都为首都统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工作措施激发新活力
新气象为统战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一年来,各地统战部门顺势而为,因时而动,在机制创新方面亮点多,统一战线工作迸发新活力。
“中共天津市委建立了民主党派意见建议直报制度,天津市人民政府部门建立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此外,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还建立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选题发布说明会制度,并定期举办参政议政知情报告会,促进知情明政,提高参政履职水平。”王玉佩表示,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会同有关部门基本建立起促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从制度架构内有效地促进了多党合作事业的有序运作。
民革浙江省委会副主委计时华介绍说,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及《条例》颁布后,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制定《政党协商实施办法》,完善加强与各民主党派联系制度和工作平台,积极稳妥推进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加强基层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模式,推动协商民主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改革发展重任,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联系实际、着眼实效、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深入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正确政治方向;必须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将其内化为政治信仰,转化为人生追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名人口学研究者,要把学习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以清醒的理论自觉、科学的思维方法,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人口问题,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发挥更大作用。